
《哪吒2》中,申正道作为妖族出身的父亲,其感人至深的父爱,被观众们誉为寒门父爱的“天花板”。申正道,名如其人。他以“正道”为人生信条。“不努力就没有出路”“家里绝不会成为你的累赘!”这是他的家庭教育座右铭。影片中他为不影响大儿子前途,自断臂膀仍整衣鞠躬的卑微模样,让人心酸唏嘘。但这个近乎完美的寒门父亲,在家庭教育中却存在一个致命的一个短板。那就是少了挫折教育这一课。结果,小儿子横死。大儿子黑化,但在关键时刻,为保护陈塘关百姓舍生取义。传递错误价值观:父辈的自卑,不应变成孩子身上的枷锁申正道骨子里一直认为妖族低人一等。他把“修仙成人”观念作为家训,传承给两个儿子。以妖为耻,以仙为荣。在这样的家庭观念熏陶下,两个儿子内心产生了对自己身为妖族的自卑和耻辱。特别是申公豹,在追求成仙的道路上,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。对于在修仙之路上所遇到的挫折,一直认为家庭出身是原罪。是自己的出身限制了自己的职业生涯。 于是产生“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,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”的愤慨。缺乏内心关注:要重视情感支持,别让孩子孤独挣扎申正道一心希望两个儿子通过修仙改变家族命运。但是,却没有去关注申公豹内心世界。申公豹遇到的困难、遭受的歧视、内心的痛苦。申正道一一略过。唯结果论,在申正道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。申公豹拼命苦修,却得不到元始天尊的信任。被拒于十二金仙之外,申公豹内心充满了绝望。但面对父亲的期望,他咬着牙,报喜不报忧。生怕辜负了父亲山一般沉重的期待。但申正道一心沉醉在大儿子是第一个走出妖族的”学霸”,即将位列仙班的喜悦之中。没有及时关注大儿子的内心苦闷与挣扎。没有给予儿子情感上的支持和引导。没有及时帮助排解负面情绪。让申公豹深陷痛苦的深渊之中。未教应对挫折之法:要教跌倒后站起之术,别用结果倒逼跳崖申正道对儿子一直强调追求正道和成仙的目标。但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去面对挫折、怎么去实现目标?申正道没有教。也许,他和我们现实生活的家长有着一样的想法。我孩子已经都考进你们这所学校了,作为老师,校长,你们的责任就是把孩子教好。但影片中的仙界,也和现实中某些学校一样,“甩锅”的招数炉火纯青。不是我们不教,实在是教不好呀。你家公子的天资实在是……我们无能为力呀……而这边申正道却认为孩子已经进了修仙保过班。马上可以逆天改命,飞黄腾达。挫折教育什么的,全是毛毛雨。结果就是:申公豹面对偏见和不公时,不知怎么正确应对。偷走灵珠、勾结龙王、教唆敖丙水淹陈塘关。最终在黑化中走向了极端。 挫折教育的真谛:不制造苦难,没苦不硬吃,引导孩子成长现实生活中,有些家长(包括曾经的我),一直认为,让孩子吃点苦,有利于他们的成长。但从心理角度,过度的压力和苦难,会让孩子产生自卑、焦虑、抑郁等负面情绪,甚至会让孩子对生活失去信心。真正的挫折教育,不是故意给孩子制造困难,让孩子在苦难中挣扎。也不是没苦硬吃,诸如开着宝马送外卖等举动。而是教会他们提高抗压能力。教会他们在跌倒后怎么爬起来。怎么在黑暗中找到希望的光。在他们跌倒时,不是横眉冷对、讥讽嘲笑的打压。而是向他们伸出温暖的手:“爸妈在这里,你可以再试一次。”就如同哪吒,虽然他是魔丸转世,但他的爸爸妈妈却始终相信他,支持他。在深沉的爱与信任中,他找到了直面命运、承担责任的勇气。现实生活,我们要学会与孩子共情,与孩子一同分析改进。在教育孩子坚持理想信念同时,更要教会孩子适应现实社会规则的应对之法。世界不是非黑即白,就如同素描中有三大面五大调子一样(亮面、灰面、暗面;高光、亮灰部、明暗交界线、反光、投影)。对于职场中的人性、规则、灰色地带,不必过分渲染。但应该让孩子了解知道大概。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。唯有如此,孩子才会有勇气和信心面对挫折。在挫折中成长,在挫折中坚强。父母真正之爱,永不褪色,永远温暖,永远坚定。真正的父母之爱,会让孩子在挫折的荆棘中长出翅膀。与大家共勉。
发布于:上海市